English

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

1998-03-30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金振蓉 我有话说

宛如她的一贯风格,说话干脆利落的新任科学技术部部长朱丽兰,谈到新组建的科技部的职能时,只简短地说,要开拓创新,把工作做得更有效,而不能满足于做那些做惯了的事。

“有为才有位”,这位从事化学科研工作出身的女部长很欣赏这句话。她认为,对科技部今后的作用是如此,面对国际竞争的我国科技事业也是如此。

十几天前,朱基总理面向全世界宣布,这一届政府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实施科教兴国。作为科技部长,朱丽兰既感到兴奋鼓舞,又感到压力巨大。

她感到兴奋的是,科教兴国被排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,科技事业将会面临最有利的发展时机。而压力,则在于感受到了科技界所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。

记者问:知识经济时代已经临近,我国跨世纪的科技战略将作如何部署?朱丽兰对此已成竹在胸,她说,我国近20年的科技事业发展,经历了从1978年科学大会以来的第一个春天,小平同志关于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”的论断得到了全国上下的普遍认同,在两个面向方针指导下,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特别是在发展高科技方面,在江泽民总书记的“有所赶有所不赶”的指示下,我国在高科技的若干领域赶上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,取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,并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迈出了步伐。1997年,我国在国际上的科技实力排位是20名,比1994年提高了8位,这是科技实力大大增强的明证。现在新一届领导人又提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决心,我们有理由相信,我国跨世纪的科技事业将会迎来又一个春天。

自称是急脾气的朱丽兰坦言,在工作中时时有一种紧迫感。她认为当今的国际竞争,不仅仅是先进和落后的竞争,也是发展得快和慢的竞争,快者可以后来居上,这已为事实证明。但快不能盲目,在确定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时,她尤其强调要研究问题,力戒浮躁。

有人说,强调科教兴国,就是要增加投入,她同意这种看法,认为保证科技投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低于1.5%,对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。但同时她又认为,仅强调增加投入是不够的,投资饥饿症是永恒的,当前更重要的是要从分析我国科技界存在的问题入手。她认为转化不快,储备不足,创新不够,是我国科技界当前面临的三大问题。

朱丽兰分析了我国科研领域的现状:通过十几年的改革,我国已有三分之一的科研开发机构,由最初的求生存走上了求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,还有三分之一的科研机构已学会了在市场中求生存,另有三分之一的科研机构还处在困难之中。为此,她提出,围绕建立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,当前要着重解决在转化工作中的产业链和科技链脱节的问题。国际上,从科技到产业的大致投资比例为1∶10∶100,而我国的大致比例却是1∶0.5∶100,为了解决中间小的问题,首先从投资环节上,要由过去国家投资为主,变为企业直接参与中试和开发工作。今后除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的某些领域由国家投资以外,在实现从成果到产业的过程中,将更多地依靠企业的参与。因此,对于科技界来说,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尤为重要,以前科技与经济结合,我们仅满足于将一项科技成果转变为科技产品的浅层次结合,今后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科技界要面向产业界行进整体部署,实际上是建立起科技链与产业链相结合的创新机制,这是今后几年中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。

这位曾多次获得部级重大科研奖的部长,深知科研工作的重要。她认为,我国近十几年科技产业的发展,得益于我国几十年的科研成果储备,现在储备不足的问题显得比较突出,解决这一问题在于,要通过各种手段,稳定一支精干、高效的基础研究队伍。

她说,江总书记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,将创新视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工作也证明,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,我们要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,就必须坚持技术创新,要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,这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。她特别强调,年轻人是技术创新的主体,在过去的十几年里,通过国家科委组织的星火计划、火炬计划、攀登计划等等,已经成长起一批年轻的学术带头人。她表示,她所领导的科技部在为年轻人提供用武之地方面,将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
谈到就任部长的感受,朱丽兰坦言在适应和不很适应之间,说适应,是因为已有多年从事科技管理工作的经历,说不适应,是因为新形势下,科技管理工作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。她说,唯有加强学习,才能不辱使命,把工作做得更好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